一碗爱心餐,温暖了二十多载岁月-003399威尼斯
他要将当年得到的帮助传递下去
爱心小吃店给寒冷的冬夜带来温暖
冬日的下雨天,走在街道上的行人都下意识地裹紧了衣服。在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老街上,樊燕仓爱心小吃店冒着热气。从送出第一碗爱心餐开始,再到先后加入四个公益团队,一路走来,樊燕仓已将公益融入自己的生活。
一个善举播下感恩种子
“人总有困难的时候,只要你遇到困难了,本店免费为你提供小吃”。樊燕仓爱心小吃店位于双岗老街,走进这间四十多平方米的二十年老店,满眼都是挂满墙壁的锦旗,而小店墙面上的公益海报更是格外醒目。
免费爱心小吃,关爱流浪人士、残疾人士,救助脑瘫儿童……这里一面面锦旗的背后,都记录着樊燕仓的一次次善举。“为什么要做好事?那是因为我要感恩,要将当年得到的帮助传递下去,让更多的人得到关爱!”
1987年,为了生活,刚满25岁的樊燕仓带着爱人、抱着襁褓里的孩子从老家舒城来到合肥,“那时候,我全身上下只有五十块钱,别说赚钱,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。”庆幸的是,一次偶然的机会,在双岗菜市卖牛肉的刘大妈注意到了樊燕仓一家的困境。“当时,她主动跟我搭话,让我去她的摊位打下手,还把自己闲置的空房安顿给我们居住。这样的善举,让我的生活有了全新改变。”
樊燕仓也没有辜负刘大妈的信任,他和爱人一起,靠着勤快的双手渐渐走出困境,并在2001年开始了创业生涯。
一份善意改写一段人生
从决定创业开始,樊燕仓就暗暗决定,他要守护这份善意,并传递下去。
最早的时候,樊燕仓在双岗老街二巷摆起了流动摊点。
“朋友,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,我们会对你伸出援手,本店免费提供一碗小吃”。支起红棚子的同时,樊燕仓也将“爱心排档”的牌子挂了出去。
那时候,他卖的主要是馄饨、水饺、粉丝、面条等。只要有流浪汉、残疾人等过来,樊燕仓都会送上一份热气腾腾的爱心餐。
“我知道吃不饱的滋味,所以只要有人需要,我绝对不会让他挨饿受冻。”时隔多年后,樊燕仓依旧坚持这样做,“少赚一点没关系,能帮一个是一个。”时间久了,“樊燕仓爱心大排档”在当地逐渐被熟知,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。
从送出第一碗爱心餐开始,至今樊燕仓也记不清送了多少份。少的时候,一天会有两三个人来吃,多的时候则有七八个,有些人来了很多次,有的仅仅是一“面”之缘。
早些年,一个名叫赵林林的13岁男孩引起了樊燕仓的注意。“小男孩是宿州灵璧人,父亲去世、母亲改嫁,他一个人跑到合肥流浪。”樊燕仓回忆道。了解到赵林林的情况后,他让孩子在自己家中休息睡觉,如果饿了就去自己的摊点吃饭。
遇到樊燕仓之后,赵林林的人生从此被改写。18岁那年,樊燕仓给他在合肥一家饭店找了后厨的工作。后来,赵林林回了老家发展,每到逢年过节,他就会来看望樊燕仓。“看着孩子能在社会上立足,我做的一切都值了。”樊燕仓回想起来,满脸都是笑容。
锦旗挂满墙壁
一种传递温暖整座城市
2014年底,由于城市建设,樊燕仓盘下了一间门面,将“爱心大排档”搬到了街道上,不再“漂泊”,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店,爱心也仍在继续。
因为樊燕仓的善良和对食材的严格把关,夫妻俩的生意红红火火,“现在,我们还找了两个帮手,也轻松了不少。”
包馄饨、下水饺、招呼客人、收拾桌碗,虽然增加了人手,樊燕仓也很难坐下休息一会儿。但就算这样,只要是做公益,樊燕仓依旧选择“停止营业”,毫无二话。这其中的经济损失,樊燕仓已难以计算。
为社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士提供半价吃的活动、向附近环卫工人赠送免费小吃……樊燕仓先后加入了合肥庐阳区双岗老街义务夜巡队、合肥庐阳区双岗街助残队、安徽书画网公益事业部、胡文传爱心服务总队等四个公益团队。
这些年来,樊燕仓和爱人一起经营着这家小店,“能够坚持做公益多年,少不了老婆的全力支持。她和我一样,都不忘本。”看着一旁忙碌的妻子,樊燕仓表达了内心的感激和钦佩。
等过完年,樊燕仓就61岁了,但他仍然没有停下来的念头。“只要身体允许,我就要做下去。”樊燕仓站在路边,眼神中透露着坚定,“做爱心,我很快乐。也要尽一份力,为合肥这座城市带去更多的温暖。”(合肥晚报)